辞不达意的成语故事


辞不达意

拼音cí bù dá yì

基本解释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
出处宋 罗烨《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》:“但恐小子不才,辞不达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辞不达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辞不达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穷乡僻壤 宋 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钱,无告籴之所。”
照葫芦画瓢 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颇闻翰林草制,皆检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‘依样画葫芦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
明争暗斗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7回:“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没法的事,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。”
弟子孩儿 元·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二折:“我走到半路,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,道我是犯夜的。”
令人作呕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。”
倒裳索领 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
事与愿违 三国 魏 稽康《幽愤》诗:“嗟我愤叹,曾莫能俦。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
不宁唯是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不宁唯是,又使围蒙其先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