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衅而动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衅:缝隙,裂痕。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随武子曰:‘善。会闻用师,观衅而动。’”
例子《辽史·太宗记》:“未可轻举,观衅而动可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uān xìn ér dòng
注音ㄍㄨㄢ ㄒ一ㄣˋ ㄦˊ ㄉㄨㄥˋ
繁体觀衅而動
感情观衅而动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观衅伺隙、伺机而动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初出茅庐(意思解释)
- 自拔来归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移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释)
- 表面文章(意思解释)
- 拳头产品(意思解释)
- 变化无方(意思解释)
※ 观衅而动的意思解释、观衅而动是什么意思由废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国中之国 |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。 |
初出茅庐 | 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 |
本位主义 |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。 |
奇花异草 |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。 |
用智铺谋 | 运用智力,设谋略。亦作“用计铺谋”。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旧地重游 |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交臂历指 | 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