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ū xuán
注音ㄅㄨ ㄒㄨㄢˊ
繁体逋懸
⒈ 拖欠。
⒉ 指所欠租税。
⒈ 拖欠。
引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后车骑将军 张温 讨贼 边章 等,发 幽州 乌桓 三千突骑,而牢禀(廪)逋悬,皆畔还本国。”
《魏书·辛雄传》:“将发,请事五条。一言逋悬租调,宜悉不徵。”
金 党怀英 《雪中》诗之四:“我看多田翁,租赋常逋悬。”
⒉ 指所欠租税。
引《魏书·高阳王雍传》:“远使絶域,催督逋悬,察检州镇,皆是散官,以充剧使。”
《旧唐书·李渤传》:“张平叔 判度支,奏徵久远逋悬, 渤 在州上疏曰:‘……臣当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,今已旱死一千九百顷有餘,若更勒徇度支使所为,必惧史官书陛下於大旱中徵三十六年前逋悬。臣任刺史,罪无所逃。’”
金 元好问 《宛丘叹》诗:“至今三老背肿青,死为逋悬出膏血。”
自注:“李 之后十年,予为此县,大为逋悬所困。”
⒈ 积欠租金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七三·刘虞传》:「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,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,而牢禀逋悬,皆畔还本国。」
《三国志·卷六五·吴书·华核传》:「如有逋悬,则籍没财物,故家户贫困,衣食不足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