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悛的成语

有关悛的成语

有关悛的成语共收录1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怙恶不悛一贯作恶;屡教不改。怙:坚持;悛:悔改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虽欲救之,其将能乎?”
为恶不悛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贾后为恶不悛。”
长恶不悛指长期作恶,不肯悔改。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,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”
怙终不悛有所恃而终不悔改。语本《书·舜典》:“眚灾肆赦,怙终贼刑。”孔传:“怙奸自终,当刑杀之。”语出《书·舜典》:“眚灾肆赦,怙终贼刑。”孔传:“怙奸自终,当刑杀之。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,舍邪而适正。其怙终不悛,则当为《夬》之上六矣。”
长恶靡悛指长期作恶,不肯悔改。《隋书 炀帝纪下》:“朕以许其改过,乃诏班师,而长恶靡悛,宴安鸩毒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”
怙顽不悛犹言顽固不化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二·思明》:“帝曰:‘蛮人怙顽不悛,终必取祸,姑待之。’”
造恶不悛作恶事而不肯悔改。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》:“宣公造恶不悛,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!”
怙过不悛坚持错误不改。清·林则徐《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》:“倘再执迷不悟,不肯尽数缴呈,妄思存留售卖,是其有心违抗,怙过不悛。”
革面悛心见“革面洗心”。唐·刘禹锡《代谢赴行营表》:“以忠义感胁从之伍,以含弘安反侧之徒。革面悛心,期乎不日。”
怀恶不悛悛:悔改。心藏奸恶,不思悔改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而彼怀恶不悛,寻事侵轶,背言负信,窃邑藏奸。”
负固不悛负固:依仗地势险固;悛:改悔。倚恃险阻而不臣服。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若负固不悛,执迷不返,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。”
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。明 宋濂《胡公神道碑铭》:“苟能去逆效顺,悉从厚宥;或稔恶不悛,城一破,悔无及矣。”
讳恶不悛悛:改过,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《后汉书 朱穆传》:“讳恶不悛,卒至亡灭。”
乐祸不悛乐:爱好;悛:悔改。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。宋·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其间凶残之党,乐祸不悛,则须敕法以峻刑,诛一以警百。”